首页 
  >  资讯中心  >  免费完整资料
【特稿】白鹤滩,见证了我们的汗水与青春
来源:华东院 作者:华东院 时间:2024-04-30 字体:[ ]

4月29日上午,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建华东院白鹤滩水电站勘测设计团队喜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作为白鹤滩水电站全过程勘测设计单位,33年来,华东院几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白鹤滩精神,接续奋斗在白鹤滩水电站科研攻关、工程建设和移民脱贫攻坚第一线。华东院白鹤滩水电站勘测设计团队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71%,他们秉承科技强国的信念,勇攀水电“珠峰”,攻克世界级核心科技难题16个,圆满完成了电站全过程勘测设计和全方位技术支撑,为我国水电实现领跑世界的历史性跨越做出突出贡献。

如今,流急坎陡的金沙江上,白鹤滩大坝如巨龙般横卧江面,它是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代表了当今世界水电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让我们走近这支以青年为主力、默默奉献、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勘测设计团队,见证电站建设背后的汗水与青春……

创勘探世界纪录  为超级工程建设夯实基础

华东院白鹤滩水电站勘测设计团队成立于1991年,成立后随即启动电站前期研究。当时第一批到白鹤滩的,有很多是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摩拳擦掌,义无反顾地扎进深山,期待着建成一座伟大的工程。在当时,白鹤滩所处之地,高山险峻、山路闭塞,尚未通水通电。饮江水、啃干粮是这群青年的生活常态,上山一爬就是一整天。而到了晚上,窄小阴冷的山洞就是几十人的安身之所……“我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白鹤滩,但我无怨无悔。”王贤彪正是这群白鹤滩青年中的一员,这个被大西南的太阳晒得黝黑的地质队员,大学刚毕业就来到白鹤滩,一干就是20多年。他说,因为前期工作耗资极大,为了节约经费,起初几年到白鹤滩都舍不得坐飞机,宁愿忍受六十个小时火车的长途跋涉;野外作业时,也是自己能背就背,能扛就扛……

此后几代华东院白鹤滩青年工程师们,都秉承着这种“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白鹤滩精神,前赴后继地投身到工程勘测设计工作中。他们靠着双腿,无数次踏遍60公里杳无人烟的河段,他们修建了公路和桥梁,完成了岩壁探洞、江心钻孔等高难度地质勘察,为电站设计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累计实施总长20万米地质钻孔、5.5万米勘探平洞,地下工程勘探量雄居世界第一。

巨大的勘探量,穷尽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重大地质隐患,全面揭示了白鹤滩水电站极端复杂、世所罕见的工程地质环境。最适合建大坝的位置,岩石松脆得像积木;最适合建厂房的位置,被多个断层穿透;最需要承重的地方,深处有条大裂缝……电站还能建吗?世界上没有先例。当年请来的外国专家直摇头,说太难了、不可能。华东院白鹤滩设计团队的青年们心里憋着一口气,中国人从来是难不倒的!难,不可怕,有题就有解。

攻16项世界科技难题  引领水电科技领跑世界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量青年博士、硕士陆续加入团队,科研攻关能力显著提升,团队开展了百余项大型模型试验和数字计算验证,编制专题报告数千项、绘制图纸20余万张……又是一个10年,又是一代人的青春。被称作“勤勤恳恳老黄牛”的赖道平、敢于在一众专家面前“出风头”的褚卫江、最博学的“憨憨”李良权……他们于青春正盛时来到山野,战胜对未知的恐惧,一次次突破技术壁垒。

由于电站地处我国西南山区,近坝区存在多处巨型变形体和特大型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安全风险突出。289米高、1650万吨水推力的特高拱坝如何布置,才能提高抗震性、稳定性,成了世界级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华东院白鹤滩团队青年们进行着成百上干次的试验与论证,这是一个孤独、漫长,却又无法为外人道的过程。

电站开工前,团队提前攻克了16项世界级核心科技难题。依托工程建设,设计团队共突破关键技术127项,获得发明专利205项、发表核心论文374篇,推动我国巨型水电工程建设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历史性跨越,用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重大科技突破,不断擦亮历久弥坚的白鹤滩精神。

保安全准点发电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在团队取得的大量科研攻关成果的基础上,2017年电站终于全面开工。工程开建后,白鹤滩青年所面临的压力,几乎是指数级成倍增长的。“白天跑现场、晚上编写设计通知。”“今日开挖时发现不利结构面有滑塌风险需调整局部开挖,明日开挖到一半发现深层岩体条件比想象更差,需要提出新的加固方案……”面对施工安全、工程进展、方案落地遇到的各种困难,面对各方涌来的压力,设计团队成立了由青年员工组成的党员先锋号、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关小组,为电站建设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保障,确保电站安全准点投产发电。

白鹤滩大坝浇筑2500万吨混凝土,传统浇筑工期长。青年攻关小组率先研究提出大坝结构以及开挖、浇筑的全新方案,效率大幅提升。青年突击队值守浇筑第一线,月度年度浇筑速度双双打破世界纪录,破除“无坝不裂”行业魔咒,建成世界首座无缝大坝,节省一年工期,提前下闸蓄水。

白鹤滩还有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宫殿”。2019年五一假期,当大家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时,一段急促的电话声划破了气氛。“8号尾水调压室发生变形”,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正在家中休假的白鹤滩设代处副处长杨飞,可真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寝食难安,当天晚上我就睡不着觉了,满脑子都在想该如何处理”。项目安全始终是白鹤滩青年们最牵挂的,随即他便赶回了项目现场,着手制定解决方案。整个五月,团队日以夜继地修改、打磨方案。尾水调压井二十多层楼高的排架,最多的时候,团队成员一天要往返三趟,脚下是碎石嶙峋,直到调压室变形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才敢松一口气。

为确保地下厂房顺利建设,青年攻关小组自主开发了三维数字化系统,实时模拟洞室群岩石力学时空变化过程和变形机制。他们白天在施工现场提供技术支持、直观编录地质情况,晚上在数字系统中调整设计,第一时间提供最精准的施工图纸。在白鹤滩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攻克巨型地下洞室群核心技术难题,世界最大水工地下洞室群成功建成。这个由近400条纵横交错的洞室组成的洞室群,它的总长度达217公里,开挖总量达2500万立方米,足够建起十座胡夫金字塔。16台世界单机容量最大、全部国产化的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稳稳地在此安家。他们用坚守、付出和努力,换来了工程平安和高效建设,节省了一年工期,圆满实现2022年底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目标。

助脱贫攻坚  心系十万移民

白鹤滩水库涉及四川、云南两省6县39个乡镇130余个村庄10万群众。其中有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各项基础设施完工时间定在2020年底,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华东院白鹤滩青年心系十万移民,先后承担了电站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移民安置综合设计、移民工程施工图勘测设计和部分移民工程建设任务,历经十年不懈努力,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做出重要贡献。

2011年,白鹤滩水电站下达“封库令”,电站建设征地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全面启动。500多名青年随即奔赴西南山区,开启了长达一年多的现场实物指标调查。青年们在18个月的时间里完成10万人、1000万平米房屋和35万亩土地测量艰巨任务。他们顶烈日、淌泥泞,穿梭于田间地头,用心用情、不厌其烦地反复为老乡们解释移民政策。有时候,队员们晚上只能睡4、5个小时,小组里能吃的东西非常少,饿了就煮点红薯吃。每天凌晨5点多,每人带4个鸡蛋和一些山泉水就出发了,直到12点半才能抵达调查区域,沿途就是飞沙走石、悬崖峭壁,接近40度的高温天气,不断挑战他们的极限。

基于他们调查所得的这些珍贵数据,团队为10万移民规划了52座新村镇和450多公里新路桥、500多公里电力线路、800多公里供水管渠等基础设施。2017—2020年底,团队全面完成工程设计建设任务,十万移民陆续喜迁新居,从土墙茅屋搬进了电梯楼或小别墅,乡间小路变成了省道和高速,新学校和医院陆续投入运行,贫困县全部摘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为当地脱贫攻坚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担急难险重任务  引领青年建功立业

华东院白鹤滩水电站勘测设计团队始终坚持党建与科研攻关深度融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激励一代代青年传承白鹤滩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迅速成长、勇挑大梁。伴随着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一支中国水电领域“青年专家库”已然形成,并为筑就大国重器持续建功。

一支由23名青年博士组成的“白鹤滩青年博士团”,承担了岩石力学、流体力学、建筑材料等前沿课题攻关,屡创突破。青年员工中,1人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6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1人入选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2人入选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1人获得张光斗优秀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曾国熙青年奖,1人获得中国水电英才奖等荣誉。华东院白鹤滩团队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央企楷模”、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金沙江流域水电工程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三十余年风雨兼程,华东院白鹤滩水电站勘测设计团队,久久为功、砥砺奋斗、攻坚克难,以青春智慧助力大国重器建设。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传承弘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精神,统筹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和科研任务,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力拼搏!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证书

华东院白鹤滩水电站勘测设计团队(部分成员)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